跳到主要內容區

1141B15 影行者-索驥蔴荳社之美:從小旅行看見不一樣的西拉雅文化 (114春季班:2/19開課)

課程編號:

B15

課程名稱:

影行者-索驥蔴荳社之美:從小旅行看見不一樣的西拉雅文化

課程類別:

社團類

選課人數:

6 人 ~ 20 人

授課講師:

李珊珊、郭丞軒

講師資歷:

李珊珊老師

現任單位及職稱:臺南市社區營造協會第八屆常務監事 臺南市環保基金會審議委員 臺南&高雄各大學院校社區營造課程/業師 最高學歷: ARONETAUNIVERSITY(MBA)研究所碩士

相關經歷: 平民界社區工作室/創辦人 臺南市社區營造協會理事長 WHOCCC 國際安全社區推廣認證中心/國際認證委員 臺南市南關社區大學景觀設計既小旅行課程/講師 高雄市農業局農村再生輔導計畫/輔導委員

郭丞軒/環教師

現任單位及職稱:臺灣智庫策進顧問有限公司 南區顧問 綠薈行暉工作室執行長 最高學歷:私立崑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

相關經歷: 臺南市社區營造協會第八屆常務理事 110 年度臺南市綠社區培力計畫輔導老師 110 年度臺南市綠社區培力計畫輔導老師 106-110 年度環保專案計畫計畫經理 102-112 年度社區規劃師 高雄港都大學/講師 高雄市政府公民參與人才/講師

上課時間:

星期三  14:00~16:00

上課地點:

真理大學台南校區

學分數:

1

教材費用:

0

學分費用:

0

親子課程:

授課方式:

講授教學 ■互動討論 ■戶外參訪

上課須具器材

手機、手持式麥克風

學員基本要求

對社區探索的興趣以及安全意識及攝影知識,樂於團體行動和主動學習

教學目標:

透過小旅行方式深入社區,透過攝影記錄看見不同的社區風貌和文化。
• 提升學員的田野調查能力和攝影技巧,激發他們對社區的興趣和觀察力。
• 培養學員的觀察力、創意思維和表達能力。

評量方式:

課堂出席_60_%    ■課堂參與_30_%   ■成果發表_10__%

學習效益:

帶領學員共同學習西拉雅蔴荳社文化探索和了解社區文化
• 培養社區參與意識,提升團隊合作能力,激發創意思維。

參考書籍:

備  註:

本課程合適年齡 ■新、舊生皆可

【第1週】

2月19日

課程簡介與蔴荳社地圖

介紹課程目標與方式,輕鬆走讀、攝影紀錄以及體驗西拉雅文化

學員自我介紹,分享對課程期待與興趣

以互動方式帶領學員進行初步探索,在地圖上標記已知的蔴荳社範圍和相關景點,作為後續課程深入走訪的基礎

【第2週】

2月26日

蔴荳社淨身用品製作與文化探索

實地了解西拉雅文化在當地的影響與發展

透過簡易手作課程帶大家製作阿立祖淨身用品,共同學習作成紀錄

【第3週】

3月5日

走讀麻豆市場體驗在地生活

走訪麻豆市場,感受在地生活氛圍,觀察市場空間規劃、攤位特色及商品種類,並使用相機或手機記錄。
• 引導學員尋找市場中與西拉雅文化有關的元素(如食材、傳統技藝等),透過影像紀錄這些文化特徵。

【第4週】

3月12日

西拉雅文化探索探尋先民足跡 (1)

參訪尪祖廟,了解其歷史建築特色及祭祀儀式
• 探討尪祖廟與西拉雅信仰的關聯性,並邀請廟方人員或當地耆老分享相關故事
• 鼓勵學員用影像記錄參訪過程,保留當地文化記憶

【第5週】

3月19日

西拉雅文化探索探尋先民足跡 (2) • 安排交通工具,帶領學員走訪麻豆區的西拉雅文化景點(如蔴荳社古地、早期族人遷移路線,以及4角頭變遷至12角頭的歷史過程)
• 實地踏查,講解西拉雅文化的歷史故事,並鼓勵學員運用攝影技巧記錄所見所聞

【第6週】

3月26日

西拉雅文化探索探尋先民足跡 (3)

延續上週的行程,繼續實地探查西拉雅文化的足跡,尋找蔴荳社遺跡
• 鼓勵學員之間互相交流拍攝的心得與紀錄,分享所見所聞

【第7週】

4月2日

創意地圖製作我的蔴荳社故事

引導學員運用之前的素材,以麻豆社區或西拉雅文化為主題創作地圖
• 鼓勵學員自由發揮,將照片、影片或影音故事等形式融入創作,展現個人風格與見解

【第8週】

4月9日

影像作品交流與分享

學員分享自己創作的影像作品,並說明其創作理念與過程
• 鼓勵學員相互觀摩學習,交流拍攝技巧與心得

【第9週】

4月16日

成果發表
呈現蔴荳社足跡地圖

播放學員的影像作品,邀請蔴荳社社區居民參與,促進社區互動與文化交流
• 學員展示以課程累積的素材繪製的完整西拉雅蔴荳文化地圖,標註課程中深入探索過的景點及文化遺跡,並呈現學員的個人觀察與見解,作為課程總結

【第10週】

預估材料項目一覽 (社大不經手課程材料費,請老師於課堂上與學員詳細說明與討論)

教材購買形式

可自行採購  ■委由老師團體購買

教材費用備註

影印費用

瀏覽數: